在我的文章中,自認為那些不錯的句子都是一字一句認真苦摩出來的,但奇怪的是,其中最令我滿意的文筆卻並非如此。往往是,熬了很久,苦了很久,頭腦已經有些迷糊,心志已經有些木然,杯中的茶水又涼又淡,清晰的邏輯已飄忽窗外,突然,筆下來了一些句子,毫無自信又不能阻止,字跡潦草地任其流瀉,寫完也不會細加捉摸,相去改動又沒有了心緒,誰知第二天醒來一看,上上下下都不如這一段精彩。

這種情況多次反覆出現之後我終於學會等待。等待不是不寫,仍然一字一句認真推敲,但心底明白,再推敲也推敲不出那樣的段落,全部推敲只是等待,等待著那個時刻出現。

人們習慣把這樣的情形說成是靈感。


以上摘自《余秋雨 臺灣演講》寫作感受


最近因為工作的關係,需要寫些什麼來美化產品的意境,
但由於近幾年的重心已經不在寫作很久,
要提筆時,心中毫無漣漪,無從下筆,
老闆也拿徐自摩的巴黎鱗爪中的幾段文句來訴說需求與意境,
雖然知道目標,由於近幾年都把天賦轉移到符合工作所需的技能上面,
自然就忽略了這樣的怡情雅興,
本想找找山居筆記,卻發現我有的是台灣演講,
又在信手翻翻的情形下,
發現了這篇好久不見的文章,
原本頓塞的腦袋忽然波動了起來,
就如某人說過的,記憶就是像是抽屜裡的資料,只是因為時間久了,太久沒開,導致抽屜卡住,所以才想不起來,
只是多年後又重讀余秋雨的文章,
他的文章總是可以給人許多想法和感受,
大師的作品就是能在不同的時間與時代的演進,仍然保有它的魅力,
Classic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I0o0I 的頭像
    I0o0I

    11點前昏睡

    I0o0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